工业观察

我们在多年工业领域工作经验中,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对工业领域的市场都有着客观、严谨的研究,我们将依照研究数据,为客户分享德佳咨询对工业领域的独到见解。


首页 > 工业观察

别急,让制造业复苏的子弹飞一会儿

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



2022年6月7日,江苏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的园区内车来车往,大批工人在工地上忙碌着,这里即将要建起总投资为100亿国内首家量产5G、FCBGA高端基板的工厂, 投资方是一家叫做芯爱科技的公司。很多工人说这是他们这波疫情以来第一次做这么大的项目,而这只是浦口这座江北小城投资的冰山一角。


园区内的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感叹2022年是一个坎坷的年份,从开年到现在,由于疫情等原因,许多项目迟迟没有开工,受上海封城的影响园区内的一些货物也无法顺畅的运出去,致使大批货物交付延期。回望2021年,虽然那时谈不上大繁荣,但至少当年园区GDP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14.43%;规模工业总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21.97%;工业投资98.49亿元,同比增长28.11%。


ce83090559c85ea44308fa5b98fbc629.jpg

(图示:浦口经济开发区概念图)


浦口经济开发区2022年开年以来遇到的困难并不是个例,类似浦口这样的产业聚集区在中国还有很多,这些大大小小的产业聚集区加起来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盘。如果说中国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那么这些产业园和里面的厂商就是这台引擎的“火花塞”。


以小见大,中国制造业2022年以来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细扒开年以来的制造业相关数据,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分别为50.1%和50.2%,虽然整体略高于临界值,但也只是在荣枯线以上游荡。紧接着,上海疫情的扩散导致整个城市因封控而停摆,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直接下降到 49.5%,跌破临界值,并且生产指数(49.5%)和新订单指数(48.8%)均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并且这种不景气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五月,PMI也很“稳定”的停留在了荣枯线(50%)以下。


2021年5月-2022年5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

e099efed203ec14240f00f7d4d3cdc16.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于是有很多人对制造业2022年的前景感到悲观,认为2022年制造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也有的人认为这只是中国制造业在内外复杂的形势下暂时受到的冲击,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上半年将会迎来复苏的拐点,那么具体情况是如何?我们或许可以从几组数据中找到答案。




01

制造业的中场回顾—忧中有喜




2022年以来,MIR 睿工业对制造业中的19个大行业(食品饮料,纺织等)进行月度监测。从中得出,2022年前五个月,中国制造业新注册公司(民营企业)数量总计达103606家,同比2021年前五个月下降约35%。这一数据趋势基本上与制造业的景气值呈正相关态势。


细拆上述19个行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中坚力量,有能力大规模投资生产建设工厂)总计3851家,同比2021年下降约55.5%。其中,有17个行业的新增公司数量是比2021年同期减少的,只有石化,烟草行业在其它行业都减少的情况下逆势增长。


2022年1-5月制造业分行业新注册企业数量(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7464a0c65480a78b6f0810d59c296951.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石化行业新增企业的逆势增长得益于俄乌局势紧张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涨,国内石油相关产业链受益于油价的上涨纷纷扩充产能。俄乌战争前,2022年全球原油供需缺口就已经存在并将维持去库存趋势。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原油供需两端均发生变化(高油价下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放缓,OPEC联盟增产不及预期,供给弹性下降),即使考虑到需求恢复速度放缓,全球原油供需缺口仍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未来几年油价将长期处于高位,油价中枢抬升对于其上游板块相关产业是一种利好。


烟草行业的逆势增长主要是由于2021年受国家禁烟相关政策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烟草制品进出口贸易出现大幅度下滑,导致烟草行业被小小的限制了一把,但作为国内纳税第一大的产业,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和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其发展不会被长期限制。2022年,随着传统卷烟向新型雾化电子烟发展,电子烟相关监管政策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的正式运行,国内将会迎来一大批企业烟草生产许可证的落地和发放。




02

江浙粤鲁持续领先 京津地区逆势增长




从地区来看,MIR 睿工业统计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制造业新增公司数量,结果显示,2022年前五个月,在中国制造业新增的103606家企业中,江苏省就贡献了11288家,这一数字遥遥领先其他省市。浙江,广东、山东分别以10516,10064,9394家的数字紧随其后,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增长的热点地区依旧集中在江浙沪和珠三角等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地区。江苏省能够名列第一与其发展的先天优势不无关系:紧沿长江水道,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又背靠上海这个全国的经济中心,产业发展一直稳步向前。2021年江苏以11.63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各省市GDP榜单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


2022年1-5月各省市制造业新增公司数量

f8bf685c2748ae330f8a9c3a67efac0c.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细拆新增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公司我们调查得到,2022年前五个月国内制造业新增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3851家公司中,山东省贡献了444家,排在各省市第一名。浙江,河南,江苏紧随其后。不难看出,江苏省虽然总体新增企业排名第一,但在1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新增数量却没有排在第一,这也说明,江苏省的经济的拉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民营中小型企业,反过来,江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分布结构也适合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孵化。


2022年1-5月各地区制造业新注册企业数量(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281657231e352a7db28a73615300d973.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在这组数据中,我们也能找出一些亮点的地区。天津、北京这两个直辖市在2022年新增企业的数量不减反升,MIR 睿工业分析认为天津的新增企业数量逆势增长得益于两方面:其一是天津支柱产业中的石化产业,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带动上游相关行业发展;其二是天津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半导体制造产业在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拉动作用下飞速发展,使得产能扩增。


而北京新增企业数量的逆势增长得益于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力。另外,北京疫情的反复也刺激了医药制造业需求的增长。长期来看,北京市坚持制造业依靠高端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策略,仅在2022年第一季度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4.6%,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9.6个和7.4个百分点。




03

新建工厂—制药,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眼前一亮




MIR 睿工业持续关注3C,半导体,食品饮料,制药,汽车,光伏和电池行业。2022年1-3月,这七大行业共计注册新建工厂101家,其中制药,汽车,半导体,电池行业新建工厂相对较多分别为36家,16家,15家,14家。


2022年1-3月新增工厂数量——分行业

50591387ce254a9926954eabae73c464.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制药行业的新建工厂迅速增长很大部分是由于疫情使得海外企业响应速度明显受限,无法满足国内外药企快速扩大产能的需求。国内制药上游领先企业希望凭借本土新兴需求/工程师红利/国际化布局,在新分子加速迭代的全球第四次制药工业新浪潮中,加速进口药品国产化替代步伐,争夺更多全球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再次肆虐也加大了国内对新冠原料药等药品的需求,2022年2月份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辉瑞Paxlovid进口注册,也进一步带动了相关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2年1-3月制药行业新注册工厂

7414e6935db6f42edbdebcbba377fcb5.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值得一提的是,君实生物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二期及改扩建项目在2022年一月份注册审批,投资额高达10亿元。这一数字也是制药行业2022年新注册工厂中已知投资额第二高的项目。主要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和中和抗体药物,并进行大分子蛋白药物的中试生产。该新建项目产线主要生产的是原液线,外界估计改建项目可能是君实生物投入用来新冠口服药VV116(JT001)的批量生产。


剔除制药行业由于疫情冲击造成的短期需求暴涨、新建工厂数量被动上升的特殊性。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光伏仍是在制造业其他行业都面临低潮的情况下,带动产业快速增长的风口赛道。拿电池行业来说,在2022年新注册的15个新建工厂中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就有6个,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像宁德时代,刚刚市值突破万亿的比亚迪,中创新航,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等都有各自的布局。


2022年1-3月电池行业新注册工厂

43561da05bcee68b936002747331f0f1.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拿宁德时代在广东肇庆注册资本为10亿元的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工厂来说,该项目是作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项目打造的,规划建设25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对于宁德时代来说这两年感受到来自行业的焦虑:松下与LG作为宁德时代在新型电池业务的竞争对手早早就开始了新型电池技术的进一步研发,而且将会有很大机会在新一代动力电池项目上和特斯拉进行合作。另一方面,随着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不断耕耘,其来收入来源进一步集中,这使得下游主机厂话语权不断提高,其对于电池技术、质量要求也变得更高,这导致宁德时代有降成本的压力。面对这些问题,宁德时代既要不断地扩充产能同时也要开发新型电池技术、新型工艺、新型材料,综合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在肇庆建厂对于肇庆和宁德时代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肇庆引入宁德时代可以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宁德时代融入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可以吃到产业协同发展的红利。




一名乐观者的自白




进入5月之后,上海疫情逐渐得到控制,6月份以来上海全面恢复正常,这预示着疫情这只黑天鹅对于经济的强影响暂时告一段落,许多人憧憬着经济会在下半年迎来反弹。对于制造业来说,随着各行各业的全面复工,似乎行业的复苏从逻辑上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针对部分业内人士在疫情严控期间对制造业的一些悲观论调,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即便是在疫情令人窒息的那些月份,制造业在有些地区、有些行业也会冒出一些“星星之火”。像是石化,交通运输,烟草行业的逆势增长;天津,北京的不减反增。在对制造业新生力量——新增企业的增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尤其在当下,网络上疯传“越南替代论”,一度让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感到一丝隐隐的担忧。但是,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中国制造业这两年来遇到的种种情况确实对整个大环境产生了不少冲击,但在大浪淘沙中我们制造业实际上是在往更精,更强的路上发展。同时,也正是因为疫情等不利因素使我们从中发现了很多机会,这些机会行业的发展也反过来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周期来看,现在的经济形势与70年代的世界经济所产生的“滞胀”(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且伴随大规模通货膨胀)局面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区别在于,那次的经济衰退更多是“石油危机”造成的。而这一轮的经济衰退则会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全球新冠大流行背景下的各类综合因素共同作用。


我们可以鉴于往事,从那次危机中找到解决之道。当时的西方各国的应对手段是摒弃了“凯恩斯主义”一贯坚持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转而投向“新自由主义”的怀抱,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政府的干预进一步减少(但并不完全放任不管),采取大幅度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等措施,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复兴,且乘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东风,欧美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甚至可以说对后来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66a86353688f76bd5129208cea597ca3.jpg


因此,展望未来,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但可能与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规模化投资思想所不同的是:过去由于我们的文化观念,国内市场发展的特点等因素,使得国内消费端一直没办法成为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反而是处于中间的制造业在消化着经济异常时期所出现的通货膨胀,大规模失业等经济压力。而一旦制造业出现不堪重负的局面时,我们又会用大规模的投资去从外部刺激它复苏,像是用起搏器去电击濒死的病人一样。


09年之后,似乎是看到4万亿投资对国内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多数人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迷思:上马大项目就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大规模投资对GDP的贡献是在逐年减弱的(排除2020年新冠大流行后,经济在一段时间内需求大涨,导致投资对GDP贡献异常上升)。这一趋势是市场规律使然,不以任何机构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后基建时代稳投资一定是以企业和市场化投资为主,而政府稳投资的发力点应该是深化“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大力减税降费、全面放松供给约束,把政策资源和重点全面转到稳消费的有效措施上来。当然,适当扩张投资也是应有之计。


作为供给学派的信徒,我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恢复要消费、投资两手抓,这样才能助力内需全面扩张,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总而言之,经济恢复的枪已经开火,硝烟还未散去,许多人都盼望着经济快速恢复,但别着急,我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